Skip to content

🔰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 Published at:

《简单的逻辑学》读书笔记

这本只有 150 页的小书,享誉世界,你读了之后可能觉得它不是那么的名副其实。但最好不要这样想,它毕竟只有150页,字数很少,语言又要通俗化,所以读了之后感觉有点不解渴,可能是正常现象。还有,如果你觉得它不过尔尔,可能你的逻辑能力确实不错,而这本书讲述的道理你大多都懂,同时它所鞭挞的非逻辑思维的恶习你却没有。

我在知乎上看到有人说,译者把书名译错了,不应该叫「简单的逻辑学」。其实这可能是一种意译,外加一点市场考量。

这本书主要分为五部分:

  • 学习逻辑学前的准备,主要先透露一些概念
  • 逻辑学的基本原理,这里主要讲了狭义逻辑学中的四个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因果律)
  • 逻辑思维的语言,这个就像数学里的公式,讲逻辑思维的行话怎么讲
  • 非逻辑思维的根源,这主要从各个方面讲非逻辑思维问题存在的根源
  •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主要讲上一部分的具体表现形式

第一部分是准备,因为有一些概念读者可能不了解,所以作者提前作了一些铺垫,但有一些铺垫并没有做足,我们在阅读中可以发现,后来有些概念并非属于常识,在第一部分中没有讲;第二部分就直接讲逻辑学的基本规律了;第三部分讲这些规律如何运用,就是逻辑学是语言学,所以主要是讲逻辑思维的语言如何表达;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是对非逻辑思维的批判,在作者看来它们可能是有罪的,但在我看来,它们却是产生艺术之美的养料。

这本书篇幅很小,并且书边还留有许多印刷空白。正如作者在前言中所讲,它并不是作为教科书来写的,而是作为一本茶余饭后的散文小书来写的。因此,这本书阅读起来并不困难。

狭义逻辑学的四辆马车

但也因此,这本讲逻辑的书,整体看起来结构并不是十分富有逻辑。为什么这样讲,提一个点,有人读了以后问,排中律和同一律为什么是两个独立的律,它俩不是一样的吗?

这涉及概念空间的分布。就像我们给二维空间划定象限,它有四个象限。充足理由律、矛盾律、同一律和排中律,这四个基本规律,只有充足理由律(又叫因果律)是真正的逻辑规律,而其它三个规律都在尝试给概念划定界线,都是讲如何区别概念的规律,都在为因果律服务。并且这个区分,像二维平面的象限分布一样,是均衡的。下面我们看一下。

image-20210415122344890

首先,同一律。它是区别一个概念与另一个概念的,它是将事物在概念上从大千世界中摘出来的一个规律。

其次,排中律。事物的发展都是分不同阶段的,每个阶段有不同的状态,在同一律将事物在概念上从大千世界中摘出来以后,剩下的就是这个事物的许多状态了,一个事物不可能同时处于两个状态,排中律是区分事物处于哪个状态的。(此处莫拿量子力学反驳,量力子学人类还没有完完全全搞明白)

最后,矛盾律。事情的发展不仅有多个阶段,有多个状态,并且在每个状态下,还有多个方面。矛盾律说,在某个时刻,在某一方面,对事物的描述不能是矛盾的,必须是一致的。即使在一个状态中,事情普通是具有多面性的,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矛盾律是将事物从多个方面中区别开来的规律。

所以你看,从先众多中分享,再从多个状态中分享,最从从多个方面中分享,这三个规律干的都是同一件事,就是界定概念。界定概念,是为因果律,也就是充足理由率服务的。

第一部分 逻辑思维的认知准备

这一部分主要讲逻辑思维的认知准备,逻辑思维范围内的常识。

观念

1.3节有这么一句:

正确观念忠实地反映了对象的客观秩序,错误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扭曲表达。

这里用正确与错误不太贴切,用真假与虚假更为贴切:

真实观念忠实地反映了对象的客观秩序,虚拟观念是对现实世界的扭曲表达。

凡涉及到正确与错误,必然要有一个评判对错的标准,这是标准是因主体而异的。而真实和虚假,就仅涉及到精确度了。老老实实地客观反映,就是真实的;故意撒谎或认知不清,就是虚假的。

但人类本身可以感知世界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所谓真假,也是在当前条件下的一个精确度问题。

事物

1.2小节,有这一句:

"事实的客观实在有两种基本形式:事物和事件。"

事即是事,物即是物,在英文中有Thing这个单词,既有事情,又有东西的意思,所以这个地方翻译为「实物和事件」更为妥当,简单点讲就是「事物」。事实上在后面的文字中,作者多处以事物指代事情和实物。

有效沟通

1.7节说,有效沟通有这几点需要注意:

  1. 不要想当然地认为听众知道你没有表达出来的意思
  2. 把句子讲完,使用完整的陈述句
  3. 不要把主观事实当成客观事实
  4. 了解听众

这几点好像找不出内在的联系,完全是松散的。

还可以加上后面两节补充的要点:

  1. 不要使用模糊和有歧义的语言
  2. 直接表达,不使用闪避式语言,例如一个不直陈目的的词汇「终极文案」

事实上,后面两个经常被利用,用于创造幽默的艺术效果。

语言

1.5节说:

人类认识有3部分组成:1,客观存在的事物;2,事物在大脑中的反映;3,人类创造的语言。

1.6节中说:

语言要忠实地表达客观事物,这是我们沟通的坚实基础。

这里有一个延伸问题:语言、观念是怎么产生的?

并不一定是先有观念,也一一定是先有语言,它们应该像鸡与蛋一样,是协作进化的。有了语言,可以促进观念的形成,可以促进人类的学习;有了观念,语言才能有所指,才能在意识中有所附着。

那么在婴儿时期,观念与语言谁先产生呢?应该是观念。像牛头马面这样的观念,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只存在于语言和观念中,在第一个创造它的人有脑海中,一定先有了这个观念,继而发明了这个词汇。其它字词也是这样,像日、月、星、辰等,是先有了观念,再创造了表达它们的语言和文字。

这里又有一个延伸问题:既然人类有语言的历史有100万年,有文字的历史才1万年,那么在产生文字之前,人类,尤其是使用象形文字语言的民族,例如华夏民族,是怎么交流的呢?

真相

1.10节说:

真相有两类:一类为本体真相,一类为逻辑真相。

所谓逻辑真相,就是在现实世界中找不到影子,但是从逻辑上人类认为正确的事物。这也就是说,逻辑真相只存在于人的脑海中,它属于主观事实。

有人可能会说,逻辑真相只是还没有找到客观存在的对象,而主观事实却是不存在。

不对,找不到和不能找到,都是人类的判断,现在找不到,并不代表以后找不到,这里没有本质的区别。拿牛头马面来说,现在没有牛头马面,认为它只是主观事实,但如果以后真有牛头马面的动物出现了呢?

主观事实

1.4节中说,我们的大脑中有一个猫的观念,语言中有一个「猫」的词汇,现实中有一个猫的实体。猫是客观事实。

而「牛头马面」只存在于我们的脑海中,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所以它只是一个主观事实。

所以,在这里,在逻辑学中,主观事实与客观事实都被承认为事实。事实上,由于人类感知大官的受限,我们接触到的客观事实也是一定程度上的主观映射,并不存在真正的100%的「客观事实」,本质上主观事实和客观事实都是一样的。

主观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区别在于,前者在现实中没有对应的对象,后者有。

第二部分 逻辑思维的基本规律 第三部分 逻辑思维使用的语言 第四部分 非逻辑思维的根源 第五部分 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

(这就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