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阅读
在结构化开书的开始阶段,我们需要查资料,这时便需要使用研究性阅读技巧。
对于电视剧或电影,在抖音精选上刷“一口气看完”视频,是最快的方法,刷的时候还可以设置1.2甚至1.5倍速。这些内容在时间上虽然被压缩了,却能保留情绪点和动人的地方,这是自媒体播主做得好的地方。如果没有这样的视频,可以看剧集介绍。
对于书,听是最笨的方法之一,哪怕设置倍速也是一样。认认真真听完甚至看完,并不能保证能吸收多少内容。对于书的阅读,要注意使用AI工具。
在使用AI辅助阅读的时候,基本步骤是这样的:
- 先请AI总结,先有个总体结构。
- 接着基于第一步的结果,分章“研究”。
- 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同时进行扩展研究,主动把书中没有的内容补齐。
这样的“研究性阅读”要达到什么效果呢?在阅读之后要写读后感,并追求达到这样的效果:
- 对于故事性质的内容,从某个角度、某个面切入,要能写出美的内容(参见《明朝那些事儿》)。这样的内容一般具有奇特的双层结构,要么具有180度的转折。
- 对于知识性质的内容,要全面且能解释,在解释时最好能举出反常识的、矛盾的示例,例如将物体从披萨斜塔丢下,重量、大小不同的铁球会同时落地,但重量相同、形状不同的铁球和纸板却不会同时落地。
使用AI工具“研究性阅读”图书,提示词相当重要,我们需要把提示词写好。阅读网文小说,与阅读《耶鲁简明科学史》,使用的提示词肯定是不一样的,尽管后者是简明史。提示词需要在实践中刻意学习与用心总结。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也不要迷信提示语。有时候AI工具概括出来的内容并不好,这时候可能没有别的办法,亲自阅读可能是最稳妥的方法了。
202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