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出幽默日常

这与日常积累有关,与日常刷段子、刷抖音、刷电影有关,与读历史,社科文化方面的书也有关。

目前已知有两种方式可以写出幽默的日常:

  • 套用脱口秀幽默对话
  • 写出人物的表里不一

下面具体举例。

1,脱口秀幽默对话

这也叫套梗或融梗。举个例子:

一个女钓鱼佬划船来到了一处禁止钓鱼的水域,一个男巡警拦住了她。

“女士,很抱歉,这里不准钓鱼。为了让你能记住这一点,我必须对你开出50美元的罚单。”

女士说她并没有钓鱼,巡警说她带有渔具,显而易见是想在这里钓鱼。

巡警坚持要开罚单。

女士最后说:“好吧,先生,如果你执意要开罚单,我就告你强奸。”

“why?”

“因为你随身携带了作案工具!”

这是一个钓鱼场景的段子,这个段子稍微变一变,就可以用在城管抓小贩等都市生活场景。

融梗并不难,在各种技巧中算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

2,人物的表里不一

这种技巧更高级一些,它更需要作者活学活用。先看一段《阿Q正传》中的例子:

……阿Q自己也不说,独有和别人口角的时候,间或瞪着眼睛道:“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有一回有一个老头子颂扬说:“阿Q真能做!”这时阿Q赤着膊,懒洋洋的瘦伶仃的正在他面前,别人也摸不着这话是真心还是讥笑,然而阿Q很喜欢。

阿Q先前阔,见识高,而且真能做,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了,但可惜他体质上还有一些缺点。最恼人的是在他头皮上,颇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

……阿Q没有法,只得两外想出报复的话来:“你还不配。”这时候,又仿佛在他头上的是一种高尚的光荣的癞头疮,并非平常的癞头疮了。

阿Q拥有宇宙无敌的精神胜利法,如论现实如何不堪,内心总能自洽、自圆其说。

再举一例:

……而在这些菜中间,放着一大块熏腊肉。

肉质肥美,色泽浓郁,看起来和周围寒酸的菜色格格不入。

崔岘知道,这块肉,是家里的“老演员”。

果然。

祖母老崔氏扫了一眼那块腊肉,眼睛里浮现出追忆:“你们祖父、曾祖父还活着的时候,家里顿顿鸡鸭鱼肉,好不风光奢侈。”

大伯崔伯山闻言立即接话:“娘说的话,儿子和弟弟一定努力金榜题名,让娘以后日日都能好吃好喝、穿金戴银。”

大伯母林氏说道:“有娘操持家里,咱们细水长流,日子过得舒坦。就算不吃这块腊肉,也是村子里人人都羡慕的呢。”

崔岘爹说道:“儿子小时候跟着我祖父、我爹吃多了肉,现在只想吃点清淡的。”

崔岘娘说道:“儿媳如今孕吐的厉害,瞧见这肉就难受。”

崔璇咽了咽口水,说道:“我……我一点斗不馋。”

最后。

由崔家三代长孙,小崔钰板着脸收尾总结:“这块腊肉,是祖母对我们的期盼与鞭策。请祖母把腊肉收起来,留着以后日日鞭策孙儿上进,以复昔日家族门楣荣光。”

崔岘面无表情:“……”

但凡你们把嘴角的哈喇子擦一擦,我都能信了你们说的鬼话。

呵,一大家子装货!

“好,不愧是我崔氏儿女!有志气!”

听完一家人的话,崔老太太非常欣慰,吩咐林氏:“老大媳妇,把腊肉收起来吧。”

“唉!”

林氏应声,把腊肉熟练端回庖厨。

一大家子这才迫不及待开始吃早食。

表面上不想吃,心里想吃,这种表里不一,充满了幽默感。

这种幽默法,不仅可以写日常,还可以写正常的推动剧情的情节,是非常实用的。

一章如果有一个小幽默,读者还不乐开了花?读者时时忍俊不禁,又怎么会弃书呢?

2025年4月14日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