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的电话
约 5379 字大约 18 分钟
因为亚历山大·格拉汉姆·贝尔和伊莱沙·格雷分别申请电话专利的时间是在1876年2月14日。贝尔只因为不到3个小时的时间差在与格雷的专利竞争中获胜的故事,现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
1876 年 2 月 14 日,贝尔和格雷都在同一天向美国专利局申请了电话相关专利,其中贝尔申请的是 “电话” 专利,而格雷申请的是可变电阻电话发送机专利权。贝尔的专利申请时间比格雷早了不到 3 个小时。
贝尔的专利描述了一种通过电磁感应实现声音传输的方法,而格雷的专利则基于液体电话,利用液体电阻的变化来传输声音信号。最终,美国专利局判定贝尔的专利成立,而格雷的申请则被认为与贝尔的申请冲突,且格雷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善其申请,因此贝尔获得了电话的发明专利权。
在贝尔与格雷的专利竞争中,除了格雷外,还有爱迪生、安东尼奥·穆齐、约翰·菲利普·莱斯等也卷入了电话发明权的争议。例如,爱迪生在 1876 年 1 月 14 日就向专利许可局申请了 “保护发明特许权请求书”,但其说明远不及贝尔和格雷的详细和深入,因此最先淘汰出局。此外,安东尼奥·穆齐于 1855 年发明了 “会说话的电报机”,由于生活窘迫,穆齐付不起专利费而失去了专利权,但 2002 年 6 月 11 日美国众议院的 269 号决议称穆齐才是电话的发明者,而加拿大众议院于 6 月 21 日重申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莱斯曾在 1859-1860 年发明了电话,能把声音传到 100 米远,但他的 “电话装置” 只能进行单向传送,不能双方相互交谈,存在不足,因此法院驳回了他的起诉,维持了贝尔的专利权。
同时代有多名发明者,也不乏名人,但人们更支持贝尔。
1876年3月10日,贝尔的助手托马斯·沃森通过电话听到了这句著名的话。但根据贝尔本人的记录,他说的是“沃森先生,请来一下,我需要你”(Mr. Watson, come here, I want to see you)。可能是因为当时电话的性能有限。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授予“开尔文勋爵”称号的威廉·汤姆森,也在会场听到了哈姆雷特的这句名言,他盛赞道:“对于如此伟大的发明,我们只能在心底发出赞叹。”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被授予“开尔文勋爵”称号的威廉·汤姆森,也在会场听到了哈姆雷特的这句名言。
贝尔于1877年成立了贝尔电话公司,这家公司就是现在美国最大的通信企业——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的前身。哈伯德担任总裁,贝尔担任电力技师,沃森担任生产部门负责人。
西联坐等贝尔做大-世纪大误判
1876年,哈伯德打算将电话专利以1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西联公司。西联电报公司于1851年在纽约成立,1856年更名为西联公司(WU)。最初,西联公司只是美国众多电报公司中的一家,但后来,它接连收购了其他电报公司,旗下拥有4000多家电报局,几乎垄断了美国的电报事业。西联公司的总裁威廉·奥顿断然拒绝了哈伯德的专利转让。但讽刺的是,后来在电话事业上大获成功的AT&T获得了西联公司的经营权。因此,奥顿的决策也被称为“世纪大误判”。
因为话筒和听筒是同一个设备,所以使用时要先把设备放在嘴边大声说话,然后再把这个设备放在耳朵上仔细听,整个通话过程中要不断地重复这一步骤。
1. 腾讯QQ:从濒临倒闭到社交帝国
(1)早期困境:差点被卖掉
- 1999年,腾讯推出OICQ(后改名QQ),但由于缺乏盈利模式,公司资金紧张。
- 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裂,腾讯陷入困境,马化腾曾尝试以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出售QQ,但无人接手7。
- 深圳电信曾有意收购,但只愿出价60万元,腾讯拒绝。
- 联想、新浪、搜狐等公司均未看好QQ的未来。
(2)误判的代价
- 如果当时某家公司收购了QQ,今天的中国互联网格局可能完全不同。
- 腾讯最终依靠增值服务(QQ秀、会员)和游戏(如《穿越火线》《英雄联盟》)崛起,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之一。
- 对比西联公司:西联错失电话业务,最终被AT&T吞并;而错失QQ的公司(如新浪、搜狐)逐渐衰落。
(1)摩托罗拉错过收购华为(2003年)
- 背景:2003年,华为因CDMA和小灵通业务受挫,任正非决定以80亿美元将华为设备业务卖给摩托罗拉1。
- 关键转折:摩托罗拉CEO候选人迈克·扎菲罗夫斯基支持收购,但最终董事会选择了爱德华·桑德尔,后者认为“华为不值这个价”1。
- 结果:
- 摩托罗拉错失华为,后来在通信设备市场衰落,最终被谷歌收购又转卖联想。
- 华为成长为全球最大通信设备商,2023年营收超9000亿元。
(2)雅虎错失谷歌(1998年)
- 1998年,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曾想以100万美元将PageRank技术卖给雅虎,但雅虎拒绝7。
- 2002年,雅虎再次有机会以50亿美元收购谷歌,但仍未行动。
- 结局:
- 谷歌崛起,市值一度突破2万亿美元。
- 雅虎衰落,2017年被威瑞森收购,核心业务几乎消失。
(3)诺基亚拒绝Android(2007年)
- 2007年,谷歌希望诺基亚采用Android系统,但诺基亚CEO康培凯坚持塞班系统,认为“Android太开放,难以控制”8。
- 结果:
- 诺基亚手机业务崩溃,2013年被微软收购。
- Android成为全球最大移动操作系统,市场份额超70%。
(4)柯达发明数码相机却放弃市场(1975年)
- 1975年,柯达工程师史蒂夫·萨松发明了第一台数码相机,但公司高层认为“会冲击胶卷业务”,未大力推广7。
- 结局:
- 2012年柯达破产,数码相机市场被索尼、佳能、尼康占据。
(5)Blockbuster拒绝收购Netflix(2000年)
- 2000年,Netflix创始人里德·哈斯廷斯提出以5000万美元将公司卖给Blockbuster(百视达),但Blockbuster CEO约翰·安蒂奥科嘲笑Netflix的订阅模式7。
- 结局:
- Blockbuster在2010年破产,Netflix成为全球最大流媒体平台,市值超2000亿美元。
1878年-贝尔电话
但要想电话提高网络外部性,某个网络参与者与其他参与者之间必须连接1对n的专用线路,这就显得非常没有效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到电话交换机。接线员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要求,通过电话交换机将线路连接到对方的电话上。在纽黑文开展电报事业的乔治·科伊于1878年发明了第一台电话交换机,因此科伊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电话接线员。
- 基本组成:主要由交换机架、接线板、接线员操作台等组成。
- 工作过程:
- 用户呼叫:当用户拿起电话听筒时,电话机通过线路向交换机发送一个信号,接线员会听到一个铃声或看到一个指示灯亮起,表明有用户需要通话。
- 接线员操作:接线员通过操作台上的插孔和插头,将呼叫用户的线路连接到交换机的接线板上。然后询问用户要拨打的电话号码。
- 建立连接:接线员根据用户提供的号码,找到被叫用户的线路,并将两条线路通过交换机的接线板连接起来。这样,主叫用户和被叫用户之间就建立了一条临时的通信线路,可以进行通话。
- 通话结束:通话结束后,用户挂断电话,线路自动或由接线员手动断开连接,释放交换机的线路资源,以便进行下一次通话。
这种人工电话交换机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电话通信的效率,解决了之前电话之间需要一对一专用线路的问题。
贝尔电话机原理?——伟大的贝尔
1922年夏,贝尔因糖尿病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布雷顿的家中去世,在举行贝尔的告别仪式时,北美地区的电话停止运行1分钟,以表示对这位电话之父的悼念。
贝尔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振动膜片和电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声音的振动转换为电流变化。首次通话:1876年3月10日,贝尔在实验中不小心将硫酸溅到腿上,他对着送话器呼救:“沃森先生,快来呀!我需要你!”
电磁感应是指当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中会产生感应电流的现象。
看得见的声音
1872年,贝尔受邀来到美国。他在波士顿开办了一所聋人学校。两年以后,贝尔传承了祖辈的事业,成为第三代语言学教师,他更进一步完善了父亲的发明——音标字母(phonetic alphabet),过去为摩霍克语发明语音符号的经验使他很快地创造出了一种“看得见的声音”的英语。它由30个符号组成,每个符号分别表示不同的唇、齿、舌的位置及呼吸的方法。只要看到符号,即使听不见,也能把声音发出来。渐渐地,聋人能依照这些符号开口说话了。这一成果引起了一位富商的注意。他有个聋哑女儿梅布尔,贝尔用这种方法教梅布尔发声,使她学会了说话。1877年7月11日,贝尔与梅布尔相爱后结为夫妻。
贝尔在看到电报后,想让电流传递声音。
贝尔电话的发明事出偶然,它是从一片簧片引起的。1875年6月的一天,贝尔和他的助手沃森在地下室做实验。他和助手分别在两个相邻的房间里,他们想模仿电报机收发密码,利用电流来传播声音。沃森用金属板拍出声音,把声音变成强弱电流,传送到贝尔的房间里,贝尔再用电磁铁,把电流变成声音接收。按照现在的眼光,这个实验的原理非常简单,但他们总是无法实现所希望实现的效果。
一天正在做实验的时候,沃森的一块簧片被磁铁卡住不动了,他下意识地用手指弹了弹这块簧片,簧片快速振动,发出一种“嗡”的特殊声音。沃森忽然看到贝尔冲了进来,一边喊道:“你刚才做什么了,再做一遍!”他们发现,发讯机的簧片被弹动时,所发出的声音能被收讯机接收到。一再试验,屡试不爽。这是一个关键的现象,依照这个现象,他们把大小不同、高低不同的声音由发讯机通过电线传到收讯机,再把这些“振动”变成各种簧片的“振动”,语音果然发了出来,电话就这样诞生了。
电话交换机——本城电话簿
电话交换机的诞生使电话的使用者只要接通与电话局的线路,就可以与所有的使用者进行通话;而电话公司则可以用最少的线路提高网络外部性。可以说,电话交换机是具有极大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加入电话网络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不认识的人和店铺也越来越多,如果能够有一本书将所有的电话使用者都记录在上面就方便得多了。科伊在发明电话交换机的那一年,制作了一份只有一页的使用者名单,这就是全世界第一本电话簿。
当时的电话没有电话号码,因此在科伊的电话簿上也没有电话号码。使用者只需要打给接线员,告诉要联系的人的姓名,接线员就会将线路转接过去
1879年使用电话号码
在1879年秋季,马萨诸塞州洛厄尔的医生摩西·格里利提出用号码来识别电话的方法,他提出的这一方法立刻被电话局采用。
年轻女性在技术革新中更有耐心,职业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每台交换机都要配备一名接线员,担任接线员的几乎都是十几岁的青年男性,但他们对无聊的接线工作感到非常厌烦,经常与使用者发生争执。于是到了19世纪80年代初,接线员几乎都被换成了性格更加温和的年轻女性。
老电话,用之前,要先摇一下,为什么?
老式电话使用前需要摇一下,是因为其内部装有磁石式发电机,通过摇动手柄产生电压信号,用于通知总机或对方电话。而在通话过程中,不需要继续摇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通话电流由话筒提供:通话时,话筒内的碳粒会根据声音的振动改变电阻,从而产生话音电流,这个电流足以维持通话。因此,通话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电压信号。
- 线路已建立连接:在通话前摇动产生的电压信号已经完成了呼叫和线路连接的工作。一旦通话线路建立,通话双方就可以直接通过线路传输声音信号,无需再次摇动。
- 避免干扰:如果在通话过程中继续摇动,可能会产生额外的电压信号,干扰正常的通话,导致声音失真或中断。
贝尔最初的电话机(如1876年专利模型)不需要外部电源,其工作原理是声电转换。说话时,声音振动带动膜片和电磁铁,产生微弱的模拟电信号,通过导线传输到接收端后还原为声音。这种无源设计依赖声能直接转换,信号强度随距离快速衰减,因此早期电话的通信距离通常仅限几公里。
早期电话系统在用户端安装干电池(如碳锌电池),为电路提供直流电(约3-6V),增强信号强度。
中央供电系统:20世纪初,电话局采用共电式交换机,由中央电池组统一供电(如-48V直流),取代用户自备电池。
1900,被动元件之普平线圈:长距离线路需间隔安装电感线圈(普平线圈,1900年代)减少信号衰减,但无法真正放大信号。米哈伊洛·普平因其在电信领域的革命性贡献而闻名于世。他最重要的发明——普平线圈,解决了长距离有线电报和电话传输的难题。
普平线圈
早期电话线是长距离的电缆,但电线本身有电阻和电容,会导致信号衰减(变弱)和失真(声音模糊)。高频信号(如人声的高音部分)尤其容易丢失。为此,科学家米哈伊洛·普平提出,在电话线中每隔一定距离(如1-2公里)串联一个电感线圈(即普平线圈),形成“加感电路”。
真空管中继器
用电加强信号
但维尔的乡村连接战略并没有得到美国贝尔电话公司内部的认可。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收益逐年递增,董事会认为,与其将收益投入到市外长途电话线路的建设上,不如拿去给股东分红;而且,乡村地区的人口比城市少得多,公司不应该在这种不划算的地区进行投资,应该将资源集中在城市地区,设定更高的费用以获取更高的收益。追求短期利益的董事会与考虑长期利益的维尔之间就出现了对立。最终,维尔在1887年离开了美国贝尔电话公司。
自古股东与老板就是矛盾的,没有成功时,股东担心自己投的钱打水漂;成功后,就只想到分红,而不是扩张生意。股东越多,越是如此。
乡村地区因为等不及电话公司提供电话服务,于是开始自己成立合作组织构筑电话网络。这个被称为“农民线路”的电话服务由当地的医生和商人们发起,为所有的出资者提供电话服务。其中,甚至出现了利用围绕牧场的铁丝网作为电线的铁丝线路电话。
19世纪90年代,事务所用的电话费用为每年125~150美元,家庭用的电话费用为每年100美元,折算成现在的价格分别约为18.7万元人民币和12.5万元人民币。而农民线路的加入费仅为25美元,每年的服务费只要7美元。
电话做广播生意——最早的无画面电视
电话先驱是匈牙利的工程师蒂瓦达·普斯卡斯在布达佩斯成立的一家公司,提供利用电话系统发送广播节目的服务。从1893年开始大约持续运营了25年。电话先驱播放的节目内容在1896年左右基本固定。每天的广播时间为上午9点半到晚上10点半,内容包括列车的发车信息、股票信息、议会信息、天气预报、剧场与音乐会的节目等,除了没有搞笑和综艺节目之外,和现在的广播节目基本没有太大的区别。
意料之外的成功——电话的煲电话粥作用
电话公司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那就是电话应该被用于商业上的交流,比如下订单或者委托服务等。因此,用电话聊天在电话公司看来是错误的用法,他们甚至对用户长时间用电话闲聊的行为感到厌恶。但因为电话是按通话时间收费的,所以长时间的闲聊反而会增加电话公司的收入。这对电话公司来说,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成功”。不过,最初电话公司的经营者们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1950年的时候,纽约最大的百货商店梅西百货的董事长找到德鲁克,说最近家电商品的销售额超过了服装商品,让他感到非常困扰。德鲁克问:“这种情况对你们有什么损失吗?”对方回答说,本来百货商店销售额的70%都应该是服装商品,但现在家电商品的销售额高达60%,所以他们只能想办法控制家电的销量,使其回到正常的水平。
电器卖的多了,老板竟然也会发愁。
留声机的用途——作为磁带播放音乐
爱迪生发明留声机时就列举了许多种可能性,可供我们参考:①作为速记的代替手段②让盲人也能阅读书本③语言学习机④播放音乐⑤记录家人的回忆和遗言⑥玩具⑦报时⑧保存语言⑨重复播放老师授课的内容⑩电话录音现在看到上述内容不由得让人惊叹,就连爱迪生都无法准确把握留声机的用途。
象限分类思索法与产品差异化
如果两者之间没有某种差异的话,其中一种很有可能会消失。例如,的有限×个人活动象限内,当电话出现时,电报的生命力已经不抢了。
文学也是这样。同分类,同标签,有多少读者,主要与同类的竞品有关。所以,创新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