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AI 提示语我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SOLO会流行起来,目录本地化也会
就是将提示语放在目录下的一个(最好以点开头)文件内,在这个目录内,有原材料(例如原章),有加工品(例如章纲),而提示语就相当于是一个生产线上的智能 NPC。
这样做的好处是,即使换了 AI IDE,即使换了 AI 大模型,生产仍然可以照常进行。并且,由于生产资源和产出,还有生产规则都在各自的目录内,这样,即使是一个很庞大的项目,也没有问题。
---
我管这个叫目录本地化或去中心化,另外还有两个原则也很重要:
1,工程结构化,做任何任务,先有一个结构/一个计划。这个原则流行起来,大模型都可以划分子任务了,这种行为被普遍接受了已经。
2,身份标识化,例如“你是一个富有经验的全栈工程师……”,这条经验最早流行,在浏览器 AI 单页互动年代就流行起来了。
现在 TRAE 的 solo 模式发布了,本质上它是在单个自动化 Builder 模式上建立的工作室,充许定义多个 Agent Builder 角色,然后这些角色作为一个团体协同工作!!!这是工程化结构化的延伸!牛逼啊,一个电脑就是一个团队。
这或许真的就是未来的方向,SOLO 模式会流行起来的。此处,我上面提到的“目录本地化”我相信也会流行起来。
11月 14 日

该文由 rustpress 编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