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情绪是怎么产生的?
上火了,鼻子下面起了一个水泡,昨天抹了一点曲霉素,今天还没有好。上火是因为动气,人的愤怒的情绪就怎么产生的呢?
这几天给孩子办理学校食堂饭卡,学校规定要用农业银行的卡。我有一张农行卡,在支付宝上绑定着,但不确定能不能用。为了验证农业银行的卡是否能用,我先往卡里转了1分钱,发现能转。我很高兴,于是转了200,准备第二天给孩子的饭卡充值。第二天充值是学校“规定”的,只有在学生的信息录入食堂系统后,家长才能充值。充值后才能使用。
第二天,当我充值的时候,App却提示:“卡状态异常。”我打电话给农行客服95599,客服告诉我,我的卡处于挂失状态,充值失败是因为消费被禁止。我说:“这不合理啊,如果我的卡处于挂失状态,为什么我能往里面打钱,打了钱不能花,它还是我的钱吗?”客服说不出个丁卯来,我也知道我和客服掰扯没有任何意义,虽然我对这件事不满,但我依然给她打了“十分满意”的评价。
当天孩子就要在食堂刷卡吃饭,我自然不希望孩子的饭卡无法使用。早上,我去周围的农业银行等待开门,九点开门后,马上进内办理。却被工作人员告知,我必须去当初挂失的银行才能补卡。哪里挂失在哪里补办,听起来很合理,但现在是信息时代,银行网点之间不是互通的吗,为什么必须到挂失的银行才能补卡?
搁在平时,我再跑到另一个银行也能接受,但现在急着充值,马上到中午了,孩子需要刷卡。经过耐心询问大堂经理,发现在农行App上可以在线申请一个三类电子账号,只要有一张在用的中行、工行的卡,就可以在线办理。办好后,先往三类电子账号打钱,再由这个三类账号给饭卡充值,虽然麻烦一些,但总算问题得到了解决。
第三天,我去了当初办理挂失的银行。这次遇到了一个事多的大堂经理,我来补卡,他却让我填写一大堆开卡资料,电话、住址、单位、社保这些信息都要一一填写。我说:“我是来补卡,又不是开新卡,你当我办新卡处理,对吗?再说你让我填写的这些信息在你们银行系统里不是都有吗?”在办卡的时候,柜台人员收我10块钱卡费。我说:“现在办卡国家有规定不是不让收钱吗?”柜员又说,也可以给我的账号做注销,注销后办新卡可以不收钱。但是她捯饬一会,又说我的旧卡绑定过某中衍期货,不能注销。算了,不折腾了,我老老实实交了10补卡费,办了一张异号卡。最后,在评价环节,我仍然给柜员按了“很满意”的评价。我不满的是银行的制度,并不是末端柜员,虽然她的业务能力也略显笨拙。
事情终于解决了。出了银行,我复盘整个事情,却越想越气。
银行卡挂失了,为什么钱只能进、不能出?因为自私,且是银行站在自己利益角度的自私。用户的卡用户能不能继续使用,那是用户的事,但银行有机会收到的钱是一定要收的,成为死钱更好,所有死钱都是银行的资产。
还有补卡,为什么必须在哪里挂失在哪里补办?因为涉及补卡费用。我查询了一下,开卡,国家规定是免费的,但补卡费用没有统一,有的银行补卡是免费的,也有的银行缴纳的费用高达50块钱——虽然制卡成本不到一块钱。补卡是一项收入,为了不放弃这项收入,银行规定必须哪里挂失哪里补办,这样才能体现银行网点之间的“公平”!至于用户方不方便,不考虑。
再说一下补卡资料的事。银行为了降低自己的运营风险,在用户办卡时,拼命收集用户的隐私信息。如果银行有公检法的权力,估计银行都要求用户把出生以来的档案都一五一十写出来。
等回到家里的时候,鼻子下面的水泡就起来了。
银行的所有现行规定,都是从银行自己利益的角度,从自私的角度,去制定的;在施行时,一套套严密又麻烦的措施,都是防范人民作恶而添加的。至于一切为人民服务,一切从用户角度出发,想屁吃,做梦去。不要说什么国企单位,这种做派,连私企、民企也不如。对于一个民营企业,它必须自私,这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但它也会一切以用户为中心,这也是由市场竞争决定的。但对于不需要市场竞争的单位,或者它们的竞争在其他方面的,就不会注重用户体验。
从国家层面讲,什么叫核心价值观?就是渗透到、体现在制度里面的价值观念,并不是流于表面的标语、文件和宣传。要推行和贯彻核心价值观,就要内外统一,首先要从社会上的各项规定入手,要体现核心价值观,要从人民的角度出发,要从为人民服务的角度去施行。否则,人民只会养成两面性,表面一个样子,心里一个样子,表面一套,心里一套。
从个人层面讲,为人眼界不要太高,人格也不要太公平、太无私,时时事事从自私的角度去想去做,人生便会更加舒服顺利许多。你时时要求自己,要做一个诚信、有担当、有爱心的人,你也是这么去实践的,你帮助了许多人,从不求回报,但是,当社会回报你自私的时候,一而再,再而三回报你的时候,你的情绪就上来了。
人的情绪就是这么上来的。脾气再好的人,经过三次打击铺垫,也会火冒三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