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的都是梗》:一个脱口秀演员的职业经验之谈
我刚读了这本书,记录一下我的读后感。这本书是一个脱口秀演员从业经历的经验之谈。书大概分为三种:一、已经上升为理论的书,例如教员的选集,这些书是需要经常读和反复读的;二、是个人的真实从业经验,例如程序员的技术教程——大多数码农写的计算机书都属于这一类,我之前写的书其实也属于这一类;三、是垃圾书。前两种书都是值得阅读的,《说的都是梗》就属于第二类。
这本书的作者洛宾是中国首批优秀脱口秀演员之一,他曾与程璐、梁海源翻译过中国的脱口秀圣经《手把手教你玩脱口秀》,他也参加过《今晚80后脱口秀》——李诞就是从这个综艺开始写段子崛起的,也参加过《吐槽大会》。他跨入行业很早,但感觉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今天我们看见李诞、程璐、梁海源在脱口秀行业很有名气,洛宾却不甚知名,其实扒一扒他的简介,发现他也是一个很牛逼的人,他在脱口秀表演、编剧、经营剧场、播客及书籍创作多个领域都颇有建树。读他的这本经验之谈,了解他的拼搏之路,对普通人更有借鉴的意义。
说一下这本书吧,它的诞生本身就是一个蛮聪明的事。洛宾先是与电视台合作,做了一季《说的都是梗》综艺,综艺不做了之后,他又将音频版放在了喜马拉雅上,综艺虽然反映不佳,但音频却收割了一波奖项。最后,他又将内容整理成书稿,在出版社出版了。综艺、音频、图书,这三种形式,作者洛宾都是有钱拿的。一份原创吃多次,这种运营方式值得我们每个普通人学习。
这本书里简要讲了笑话(或称为段子)的原理:一、笑话都有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铺垫,故意引导读者走向故事1,第二部分是笑点,笑点一般简短扼要,笑点要打破铺垫,揭露故事2;二、笑话都有一个人(或物)在遭受苦难,苦难有两种方式,一是good to bad,是从好变坏,二是bad to worse,是变得更坏了。
书中对于写段子也讲了与写故事的不同:写故事是老老实实(其实也未必是老实)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讲清楚,写段子却是不好好讲故事,因为段子的两段式结构要求创作者一定要拿出浑身解数把读者引向故事1,接着再打破故事1,揭露故事2。
在讲到写段子就是不好好讲故事时,作者还举了一个例子,我印象很深刻。说有一个胖妹子到马场骑马,看到马场里有一头骆驼,就问场主,这里怎么有一头骆驼,场主说:“它哪里是骆驼——它是你昨天骑过的那匹马!”哈哈!所谓写段子就是要颠倒一下,先误导一下读者。如果这个段子这样讲:说一个妹子到马场骑马,看见一匹马像骆驼,问场主怎么回事,场主说是被你骑的,压弯了,这样讲是故事,不是段子。段子是两段式,前面要有误导,后面笑点要突然放出来,要简短扼要。
在语言方面,作者洛宾作为一名段子手在书中也有直接的幽默应用,例如在讲到记录灵感时,他说每个人都要随时记录一闪而过的灵感,哪怕用传统的纸笔也可以,还说他以前曾经有一天就突然想到了一个绝佳的段子,因为没有及时记录下来,现在这个段子怎么也想不起来了——其实这个段子是不存在的,这一段文字本身就是一个段子。
2025年8月8日